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不少父母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裹挟,与孩子之间渐渐筑起了隔阂的高墙。有的家长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交流只剩“作业写完了吗”“早点睡觉”这类简单指令;有的即便陪伴在孩子身边,也总是低头刷着手机,忽略了孩子渴望分享的眼神。这种缺乏高质量沟通与陪伴的家庭教育现状,不仅让孩子的内心需求难以被满足,更可能影响亲子关系的温度,甚至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注:图片为AI生成)

讲师为你来支招

黄帆老师

佛山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佛山市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

如何化解亲子间的隔阂?

佛山市家庭教育讲师黄帆老师

为我们带来了

有关高质量陪伴的实用教育指引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以孩子为中心,投入情感、专注互动、尊重需求的深度参与,核心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重视、被爱”。

各位家长有没踩到“假陪伴”的坑,看看以下几个场景:

1、手机不离手,孩子在身边像空气

这是最典型的“假陪伴”场景。比如周末带孩子去公园,家长全程低头刷手机,要么回复工作消息,要么刷短视频、看剧,例如孩子拉着家长的手说“妈妈你看这个好有趣”,家长也只是敷衍地“嗯”一声,眼睛都不离开屏幕;或者孩子在家玩玩具,家长坐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多次主动分享“爸爸你看我搭的火车”,家长却半天没反应,直到孩子哭闹才抬头哄两句。这种“人在心不在”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还不如手机重要,慢慢就不愿再主动分享了。

(注:图片为AI生成)

2、边陪孩子边“说教”,把陪伴变成“批评大会”

有些家长陪孩子时,总忍不住“挑错”,把互动变成单方面的教育。比如陪孩子画画,孩子刚画了几笔,家长就开始指点:“你这颜色涂得太乱了,天空怎么能涂红色?”“线条要画直,你看你画的房子歪歪扭扭的”;陪孩子搭积木时,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搭,家长却非要干预:“这样搭不结实,听我的,应该先搭框架”,最后直接抢过积木自己搭。这种带着“教育目的”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和爸妈玩一点都不开心”,逐渐抵触和家长互动。

(注:图片为AI生成)

3、把“陪孩子”变成“让孩子陪自己”,忽略孩子的需求

有些家长看似在陪孩子,实则是让孩子配合自己的节奏。比如家长想逛商场,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全程让孩子跟在身后,孩子想在玩具区或儿童区多玩一会儿多看一会儿,家长却催着“快走,妈妈还要买东西”“这个东西这么幼稚,走吧”;这种“以家长为中心”的陪伴,完全没考虑孩子的喜好和需求,孩子只是家长的“小尾巴”,根本感受不到被重视。

(注:图片为AI生成)

这些“假陪伴”的核心问题,都是没有真正“看见”孩子——要么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要么用自己的标准绑架孩子。其实高质量陪伴很简单,哪怕每天只有30分钟,只要放下干扰、专注互动,让孩子感受到“此刻你只属于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如何做好孩子的“好朋友”?

1、专注无干扰,给孩子“专属时间”,这是高质量陪伴的基础。

真正的专注,是每天留出至少30分钟“专属亲子时间”,期间放下电子设备,全身心投入孩子的世界——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积木时,认真讨论“怎么搭更稳固”“怎么打破固化思维去创新”;陪孩子读绘本时,用模仿角色的语气对话,而不是机械念文字。

2、平等做伙伴,而非“指挥者”,要学会“放下身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高质量陪伴里没有“家长权威”,更多是“朋友式互动”,比如孩子想玩“过家家”,家长不要觉得“幼稚”而拒绝,而是主动扮演“各类角色”,跟着孩子的规则走;孩子分享幼儿园的“小矛盾”时,先倾听“你当时一定很委屈吧”,再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说教“你应该让着别人”“不能动手”。这种平等的姿态,能让孩子放下防备,愿意主动敞开心扉。

3、关注“过程体验”,而非“结果对错”。

很多家长陪孩子时,总忍不住用成人标准评判——孩子画画涂错颜色,就立刻纠正“天空应该是蓝色的”;孩子搭积木倒塌,就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但高质量陪伴更看重孩子的参与过程和情绪感受:孩子涂出“粉色天空”时,可以说“这个颜色好特别,你是想画傍晚的天空吗”;积木倒塌时,一起笑着说“我们再试试,说不定能搭个更结实的”。这种包容的态度,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老师有话说

家长们别总端着“长辈架子”。生活里,多听孩子说学校趣事、小委屈,别忙着评判;学习中,孩子遇难题别直接给答案,陪他一起找思路。像朋友一样蹲下来聊、并肩面对,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把你当成最愿意分享的人。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教育”,而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做孩子的“好朋友”,用高质量的陪伴和互动,为孩子的成长注入温暖与力量,这才是家庭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家教有方 育见未来”

想成为更懂孩子的父母吗?想营造更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吗?佛山市妇联联合佛山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讲师团精心筹备的 “家教有方 育见未来” 家庭教育知识专栏,与大家见面!

2024年,市妇联组建“第六批家庭教育讲师团”,87位专业讲师走进100个村居,开展“助力百千万 百师进百村”活动,通过“1对1/1对多”的结对形式,将科学育儿理念与文明家风带进千家万户,为“百千万工程”筑牢家庭根基。

本专栏将凝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与讲师团成员的专业力量与实践经验,用亲切的“家话”,分享实用的育儿技巧、感人的家风故事,传递前沿的教育理念,陪伴父母们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期待与您共话家庭教育,携手书写家庭幸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