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时光》中国治愈系音乐微刊

天地之大,宇宙之深,时空之长,虽处这样环境,难免让人嗟叹,但琴音悠长,动中寓静,静极而动,让听者胸中激荡,沉浸于一个扩大的世界之中,似与天地同久远。今天为大家分享一首龚一老师演奏的《平沙落雁》,请欣赏:

点击上面音频免费聆听音乐

郁结难纾时听古典钢琴很好。但是养心还是听古琴最好。不比别的管弦,古琴声音最有山林原始之气,极素极雅,表达多为某种精神境界,而非情绪状态。所以古琴曲目也简单,多为古意。因为现代人的心境,很难与那个文化与精神系统有直接联系,就无从变革。也许也是好事吧~

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演奏加入管弦乐队,更显风静沙平,云程万里。

都说琴出尘,筝入世。这首曲子版本很多,比较喜欢陈长林的版本,这个是龚一弹奏的。视频也很有感觉。 不过我每次看到“平沙落雁”这四个字首先想起的是令狐冲的“平沙落雁屁股向后式”,没办法,金庸的书印象太深刻。由此可见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力有多深。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平沙落雁》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

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