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韵 】 《阳春白雪》古琴曲 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
在明代的《南西厢记》中,崔时佩等人曾言:“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
据《真传正宗琴谱》记载,《白雪》与《阳春》并传,均师旷所制。其意在以商音配宫,取其清扬之韵。细想此曲,以质朴为本,如白璧无瑕,一气浑然,似万里银妆。它大公无私,无须剪裁,天然成趣,预示丰年瑞帝都。愈是梅色之时,愈觉其风月之肩,尽显万善之备。故高士多爱之,或骑驴于灞桥之下,或窗前诵读,或静室烹茶时细细品味。曲中之意,古人所谓琴之虞弦,果与我同感乎?抑或后之君子闻风而起也?
至于阳阿薤露,晋朝张华于《轻薄篇》中记:“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曲调激切凄婉,女娥长歌之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而观下里巴人,其曲以迎合观众为旨,通俗易懂。然亦有人认为,观众需通俗之下里巴人来调剂身心,亦需高雅的阳春白雪以提升品味。“阳春白雪”之古琴曲,其境界如斯。不仅白璧无瑕,素质清扬,且大公无私,完善之至。此曲陶冶高士浩然之气,养吾情操。
师旷之作如《阳春》、《白雪》等曲,清逸迥然,曲高和寡,尽显君子高洁之志。闻乐可知德行,闻乐可知风尚。师旷曾止溺音,因其有害德行。春秋之时,晋平公曾向师旷问乐。师旷言:“快停住!这是《清商》,商纣之朝歌北鄙之滥曲,是不祥之音。音乐是来传播德行的,有害德行的溺音千万弹不得呀!”
音乐与创作者、演奏者之境界息息相关。阳春白雪之所以能陶冶情操,乃因其音乐所体现的境界与承载的正能量。下里巴人则迎合潮流下滑的大众变异观念与趣味,其曲调刺激人的欲望和情绪宣泄,输入负面物质。阳阿薤露则使人产生激昂或悲壮等强烈情绪,似显霸气与力量,却偏离中和之道,带有负面物质因素。此亦是导致人类社会道德下滑的原因之一。
听何种音乐不仅是品味或调剂的考量准则。以取悦大众为衡量尺度而创作低级趣味的音乐或文学艺术作品将给人不断增加业力。反之,高雅、高境界的音乐或文学艺术作品可净化心灵,提升内在境界。阳春白雪如阳光雨露,利于万物生长。不仅能使人洗心除尘、滋濡心田,更能提升人的品味与境界,为人类铺设通向未来的道路。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您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